Quantcast
Channel: Exploring the World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567

新中产阶级的硬着陆

$
0
0

吴强

马航370航班失踪至今仍杳无音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似乎越来越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唯一能确定的,是中国新兴中产阶级们遭遇了一次集体失踪, 以他们突然增加的出国频次来看,2013年中国人出境游就超过了9800万人次,遇到麻烦的概率大概不会太小。旋即,加州,一个七千人的中国旅游团冒了出 来。这些奇葩是在北美血拼减压吗?

减什么压?毕竟,马年伊始,中国的中产阶级们就好像撞到了鬼,件件大事都与他们有关,似乎有一道坎在前面,过不去了。最早,从年初的冬季达沃斯论坛 上,谈论最多的就是中国的“硬着陆”,人们纷纷在猜测哪些行业会首先跳水。5月29日中国欧盟商会发布了商业信息报告,称中国大行情已经结束:景气低迷、 劳动成本上升、游戏规则发生变化、对外资的各种贸易壁垒越来越加剧……

与这一报告相印证的,日资企业也出现撤出迹象,常驻上海的日本籍人口减少了一万之多,许多日资企业纷纷加紧任命中方高管。在珠三角,上半年间,随日 资撤出爆发多起群体事件,连并香港码头工人罢工,以增加工资、缴足社保等诉求为主的工潮正在蔓延。连同香港地产大亨李嘉诚在内地的撤资,都提前预示了房价 的全面下跌,一个大熊市的到来不可逆转。

才一年间,中产阶级们在微信上重建的同学和朋友的交往圈子,新媒体带来的欢愉和分享,如此之快就被揭去温情的面纱。仿佛每个稍微沉浸在镀金时代之幻 觉中的,都如菲茨杰拉德笔下的盖茨比一般,面对着腐朽强横的拷问,情何以堪?更不用说普通中产阶级及其子女,面临网盘挂掉、上网困难的痛苦了。

这一场景,面临房价跳水、资产缩水、精神空间萎缩、还有价值观保守主义的回潮,简直像极了镀金时代的尾声。区别只在于中国似乎侥幸躲过了世界金融危 机海啸的直接冲击,直接进入了沉寂。即使回到硬着陆,这个概念也不新鲜,从80年代到几年前,几乎每届政府治下都能听到“闯关”、“软着陆成功”、“宏观 调控”之类对硬着陆风险的委婉修辞,硬着陆的风险历历在目。

那么,除了逃避定居、乃至出国血拼,除了继续打强心剂注入4万亿或者40万亿就别无出路了吗?中产阶级的希望到底在哪儿?长远来说,有海外机构预 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80%的人口都将迈入中产阶级,这和当前大规模城市化进程颇为一致。可以想象,当80%人口成为中产阶级,且主要生活在城市特别 集中在若干大型和特大型城市中,这些庞大新兴中产阶级的各种需求都会上升。中国的政治图景也将发生改变。

只是,人们也许宁愿到美国血拼、从境外购买奶粉,也不愿意发出不同的声音。例如,他们可能不仅不对珠三角工潮的新生代农民工们表示同情,可能还嘲笑 他们除了丢掉工作别无益处,或者缴足社保金也无法坐实个人账户等。事实上,硬着陆的最大风险可能就在于此:处于依附地位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上却高度依赖 国际市场;而为国际市场生产廉价产品的中国工人,却失去了正常的家庭生活,遑论生活方式。

更为吊诡的,海外奢侈品在中国仿佛成为特权和等级的象征,而对普通中产阶级来说,联结全球世界的互联网和出版物却并不顺畅和流通,一个高度融入全球 化市场的世界工厂,在内部却是高度分隔,消费者与生产者分隔,权力与权利分隔,思想市场与商业市场分隔。种种制度性的分隔,如轮船的防水隔舱一般,可能延 缓了泰坦尼克式悲剧的到来,却也割裂了社会,妨碍了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阻止了普遍性需求的形成,不同阶级、地域、种姓、群体的人们只盯着自己碗里的三两 块肉,而不知道何谓价值、传承与永恒。

就如当下火热的收藏热潮,收藏者对待藏品充其量只是玩物或者文物,关心的是未来几年可能升值多少,一件件藏品不过是房地产的缩微版,几乎没有人关心 房屋的永久产权、屋内人的生活方式与尊严、藏品的价值传承意味如何?那是对财富积累的追问:我们到底能为后代留下什么?他们在不确定的产权保护下继承了可 能快到期的房产或者根本不喜欢的藏品之后,仅仅是这些所谓钢筋水泥的看守人吗?还是获得了远较父母一辈更多的自由?

遗憾的是,这一代新兴中产阶级对待财富的态度,似乎并不考虑价值的本质,如传承,或者普遍性,不明白价值的抽象核心所在,那就是自由。相反,财富的 积累并没有获得更多的自由,却愈益加固了囚笼,甚至演出了回归保守主义价值的欧亚同盟。在日常消费和社会生活中,也充斥着大量类似的产品:文化被极致化为 舌尖的快感;正常自由的男女交往时刻面临查房的危险,出卖身体的女性时刻又随时可能被强制收容教育;数亿农村户口居民和在城市务工者至今不能享受国民待 遇,得到平等的医疗与社会保险,得到平等教育机会;更多的人挣扎在群租房里,为一套住房终身为市场之奴,从来没有想过住房应该是普遍的权利,而非资本的恩 赐。

如此种种,剩下来,唯一出路就在于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本身的改造:发展多样化的细分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发挥创造力,改变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和社 区生活。也就是从改变生活开始,进行创造,建立起真正的内需市场,也就重新培育了中产阶级与劳工的阶级和谐,化解一切试图分隔社会、制造敌意的设计,财富 或者价值就有了更为普遍的社会基础,无需冒着美国内战中南方农场主的风险——他们对奴隶制的支持最终导致财富积累的丧失。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56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