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新世纪》 记者 吴红毓然
4月18日,银监会给深圳、宁波、福建等15家银监局下发通知,要求开展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情况的快速调查,进行风险监测统计,于4月30日截止上报。
各银行统计接近尾声时,该消息传到市场,引发震动。受此影响,4月28日(周一),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i1409盘中跌停,报760元/吨,较前日下跌36元/吨,跌幅高达4.52%。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最新分析报告指出,铁矿石港口库存已连续六周在亿吨以上徘徊,供给压力较大。部分地区内外矿价的价差高达近180元/吨,国内高成本矿山面临关停的风险,铁矿石现货、期货都在亏损。
“从去年11月开始到今年1月的进口矿,浮亏大致为20美元/吨,都堆在港口。”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付阳也指出,目前钢厂、大型贸易商都在硬扛,低价抛货意愿增高。企业亏损,无法按时还款,银行违约风险升高。
银行人士表示,未接到监管层要求提高保证金比例的通知。这一消息应为市场人士的推测,并无依据。“一旦提高保证金,很多钢铁企业及相关贸易商的资金链会被拉断。”中国联合钢铁网首席分析师马忠普表示。
业内人士向财新记者分析,铁矿石贸易融资与此前大规模的铜融资、钢贸融资有所不同,后者主要是套取资金投资房地产、民间借贷等行业获取利差,而铁矿石流动性差,标准化程度不高,较难变现,铁矿石融资主要还是在本行业内循环。
铁矿石融资的主要模式为,钢厂或钢贸商给国内银行支付20%-30%的保证金,国内银行给企业开具信用证,企业将信用证作为抵押凭证,获得国外银行授信;信用证还款期一般在90到180天,最长一年。目前钢铁企业全行业亏损,现金紧张,故而更加依赖信用证融资,相当于获得四五倍杠杆,是维持自身运营的财务工具,也是以较低成本获得短期融资的常见形式。
一位大行总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一直严控钢铁行业贷款,每年都在压缩退出,但不会直接提高保证金比例。受此调查影响,二季度银行将更审慎,更强调贸易真实性,不排除放缓开具信用证的速度,排查资金用途,看客户是否锁定汇率等,以提高风控能力。
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一季度时明显感到资金紧张,连国有大钢企的信用证开出的都比以前慢了很多。
财新记者获悉,除了铁矿石,银监会还要求统计大豆、食用油、铜矿、原油、成品油、煤、铜材等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情况。银行则需要上报截至今年3月末按五级分类的贷款余额及逾期贷款余额。
摸底规模
银监会要求调查融资矿的地区分别为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大连、宁波、厦门、青岛及深圳,这些地区也多为港口及钢贸集中地区。
银监会要求,这15家辖地银监局,需上报区域内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的基本情况、风险情况、是否存在虚假贸易套利情况、已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等。银监会表示将择机实地调研。
其中,银行还需分别统计融资成本为3%、3%-6%、6%以上的贷款余额;以及扣除保证金的表内、表外业务余额。
据财新记者了解,在这次快速调查中,其中一家大行统计结果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铁矿石贸易融资余额约500亿元,其中未含保证金的融资余额占比40%;一家中型银行的融资矿余额逾150亿元,其中未含保证金的融资余额占比60%。
多位银行人士指出,在实际的调查统计中,由于维度较多,或存在操作上的不准确性。有的信息不能直接在信贷系统中得出,银行需要通过找抵押品,找贸易融资证等方式,由人工跨系统比对填补。客户的业务复杂程度,也加大了统计的困难。
“这是一笔糊涂账,但监管机构想知道相关融资的盘子有多大。”一位大宗商品分析师表示。我的钢铁网矿石部分析师唐晓揽也指出,监管机构目前是希望银行摸清规模。
4月29日,银监会召开2014年第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会上指出,梳理分析进口商品贸易融资基本情况,推动商品贸易融资健康发展。
银行人士指出,3月铁矿石价格暴跌,再加上人民币贬值,企业急于抛空铁矿石。但库存过高,企业高位被套,信用证到期后无法按时还款,坏账风险骤升。再加之2013年7月,铁矿石进口资质放开,一些中小钢厂通过自己注册的贸易公司代理进口铁矿石,加大了风险,或因此引起监管层关注。
我的钢铁网铁矿石研究团队指出,从2013年底开始,全国大部分钢企与贸易商的新增额度申报困难,出现大贸易商申请信用证半年未批的情况;银行对钢厂的审核更严,审核信用证的流程也更复杂。今年开始,有部分银行提高了承兑汇票保证金比例。
山西省运城市银监局曾于2013年12月发布的《对运城钢铁行业银行信贷风险情况的调查》指出,目前商业银行争揽国际结算类中间业务的冲动较强,由于矿石类进口具有批次大、金额高的特点,成为商业银行营销的重点,造成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争相降低开证条件、弱化担保要求办理信用证业务,潜在风险较大。前述研究团队指出,受海鑫事件影响,银行对山西当地钢企授信更紧,比如中国银行已经暂停贷款,工商银行一单一审等。因此,当地钢厂基本通过代理运作开信用证。
2013年底,外管局也下发《关于完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于远期(90天以上,包括展期)贸易融资业务,无论银行是否收取足额或高比例保证金,只要转口、转卖等形式的,银行都需加大审查力度,防止企业虚构贸易背景套取银行融资。
融资矿秘密
“目前贸易矿占整个矿石库存的31.6%。”商务部对外贸易司1月的调研报告指出,融资矿占比约三分之一。据大连商品交易所统计,截至4月25日,全国44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量约1.1亿吨,一周内新增了150万吨。由此计算,融资矿库存共近3500万吨。
融资矿库存压港,价格仍在持续下跌。全球铁矿石定价基础普氏指数显示,铁矿石最新价为111美元/吨,较12月的128美元/吨下跌了13%。钢企资金链持续承压。
银行人士介绍,信用证业务于2008年前就存在,且当时受金融危机影响,违约风险达历史峰值。在2010年,许多进口商预期铁矿石价格进一步上涨,大量购进铁矿石补充库存,该业务发展迅猛。据财新记者了解,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曾创下一天之内开出国际及国内信用证等值8000万美元的纪录。
唐晓揽介绍,进口信用证具体模式为,国内银行给钢厂开90天信用证,钢厂交付保证金,国内银行与香港及境外银行合作,代付货款;境外银行给予卖方授信,卖方把货给钢厂,钢厂90天后再把钱还给国内银行。
由此,国内银行可以收获保证金的存款收益和汇率套利部分。保证金比例不等,由银行根据风险评级决定。唐晓揽指出,有的企业交不足10%的保证金,资质较差的企业要交40%。也有贸易商指出,部分央企甚至可以不交保证金。
银行相关人士表示,一般是根据市场价格变化,要求客户缴纳保证金或提供足量的抵质押物,确保保证金或抵质押物价值能有效覆盖融资风险敞口。
根据到货时间长短,银行给企业开具不同时限的信用证。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及中东运往中国,所需时间分别为15天、45天、30天。一位大行国际部人士表示,该行曾排查过,几乎所有铁矿石融资都是远期(即90天以上)信用证。企业通过远期信用证可购买在途货,只需一周,便有了长达三个月的时间窗口。
“企业都希望信用证时间越长越好。”付阳指出,通过信用证,企业相当于获得低息美元贷款,利率为2.5%-3%,较国内贷款利率低三四个百分点,可以套利息差;在人民币升值时期,企业通过贸易途径,实现资金流动及换汇活动,套取汇差。
随着经济形势转变、供需矛盾突出,铁矿石价格一再走低,套利空间萎缩。2014年2月下旬开始,人民币汇率下跌,对一些企业雪上加霜,违约风险上升。前述大行人士表示,3月为信用证到期高峰,未锁定汇率成本的企业损失3%-5%的收益。
中信期货分析师林玲指出,铁矿石作为大宗干散货,很多买卖都是双方长期建立起来关系的延续,违约成本高。银行人士坦言,目前铁矿石融资也有转口贸易、转卖的现象。“违约损失信誉,不违约亏更多。”他表示,企业签的是长期协议,但是浮动计价,价格下跌就亏,所以做转口贸易,相比之下,稍微亏一点尚能承受。
一位大行人士表示,从2011年开始,就开始禁止虚假贸易融资。他指出,在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中,一直对中小企业有资质限制,大宗商品铁矿石每单进口都是几百万美元,“不是想进就进了”。银行主要看是否有铁矿石真实到港、储备量多少;在资金用途上,查看是用到转口贸易公司、下级关联公司,还是港口囤货套现上。
此外,自铁矿石期货于2013年10月于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后,虽体量较小,但众多分析师都表示,“市场越来越关注铁矿石期货,矿商天天都会看价格”。
一些市场人士表示,虽长期看空铁矿石,但怀疑此次提高保证金的信息或为故意做空。4月28日,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i1409的日持仓报告显示,前20名空头期货公司席位共增持空单1.76万手。其中,海通期货增持空单1.15万手,永安期货、中信期货均增持空单逾7000万手,申银万国期货、一德期货均增持空单逾3000万手。
多数分析师指出,融资矿在期货市场参与套期保值的量很小。中信期货分析师林玲指出,截至3月7日,大商所铁矿石期货指数空头持仓约2500万吨,再扣除部分投机的头寸,套保规模很小。“这意味着,在铁矿石现货价格不断下跌时,融资的铁矿石价值在不断下降,没有保值,必然逼迫融资方通过抛售铁矿石减少损失。”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一些钢厂在订货的同时,先在期货市场做多,以弥补现货市场矿价下跌造成的损失。中行人士也指出,在武汉的钢贸商群体中,仍有大部分人并不愿放弃钢贸这个巨大的市场,一手现货一手期货。据该行2013年统计,武汉钢材市场上,逾70%的钢贸商进入到钢材期货市场,试图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最后的赢家,只有不到万分之一。”该行内部人士表示。
自2010年长协定价机制崩溃后,目前国内企业现货价格主要参考普氏指数。业内人士指出,普氏指数采取人工报价,而期货市场更为公开透明。付阳指出,若要提高大商所的定价能力,需要外资矿商、矿山和贸易商、钢厂都有积极性参与其中。
目前的铁矿石期货交易中,法人户成交量占20%-30%,其中贸易商占30%,参与的钢厂有41家。
谁的警钟
多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铁矿石套现投机行为较少,真正的风险不在此。
一位银行人士表示,相比于3月的铁矿石行情,目前监管略有滞后。经济下行效果明显,今年银行资产风险压力较大,严防不良大面积爆发是大问题。
此前财新报道,2014年全银行业前两个月新增不良贷款为600亿元,预计二季度会涌现更多。
一位大行人士表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该行不良贷款近900亿元。其中江苏钢贸风险仍在释放,承兑汇票、保函、信用证垫款上百亿元,至今未能有效处置。据接近大行高层人士表示,要对风险高发的信用证等表外产品进行专项排查,根据客户的风险状况真实分类,提高处置效果。
3月下旬,银监会也下发防控不良的文件,要求不得通过表外业务转移和掩盖不良资产,但也要防止“一刀切”式的抽贷、停贷、压贷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
经过4月下旬的调查,部分银行表示,遏制虚假贸易套利的主要困难在于:无法核实运输单据签发主体资质情况,无法核查转口贸易项下单据重复利用的情形,无法准确判断境外提单的真实性。下一步,将从严审核单据,对转口贸易项下授信客户实行更严格准入。
高盛3月发布研报估计,自2010年来,通过贸易融资活动流入的热钱大概有810亿-1600亿美元,占中国外汇短期(少于一年)借款的约31%。在这些交易中,黄金、铜和铁矿石是三种主要的融资商品。“中国的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交易将在未来一两年逐步消失,对冲成本的上升,会缓慢侵蚀贸易融资的利润,并最终扼杀利差的套利空间。”高盛预期,为了管理热钱的流入周期,中国政府将会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铁矿石融资是个伪命题”,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关键不是铁矿石贸易融资本身,而是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出了问题,对大量事实上已失去还款能力的钢铁、钢贸企业,出于种种原因还在继续借新换旧的“庞氏游戏”,随着市场情况持续恶化,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他指出,监管机构对大宗商品的调查统计,最多对行业起到敲警钟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