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Exploring the World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567

周家琮:从“不做寿”到“万寿无疆”

$
0
0

“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作为政治譬喻的照镜子,从唐太宗时算起,已被历代君臣学习实践了上千年。继承此优良政治传统,伟大领袖在延安发明了 中国特色的整风运动,“照镜子”、“洗澡”是其重要内容。是役旗开得胜,由此益增方法自信,自此每隔几年就要整一次,成了治党治国的常备武器。成效如何, “我们都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作为党的最高领袖、整风运动的始作俑者,本应带头照照镜子洗洗澡方不愧为表率,然官史对此却毫无记载。值此照镜子洗澡运动方 兴未艾之际,为弥补这一历史缺憾,不妨也帮助他老人家照照镜子。不是历来受党的教导,没有特殊党员吗?至于镜子的选择,西方假民主、伪自由的哈哈镜决不可 用,就用他老人家在西柏坡号召的“两个务必”、制定的六项规定,断然十分可靠。

规定“不送礼、少敬酒”,是要“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毕竟三千年前的大盂鼎上,就已经有了殷商因酒乱国的记载,不可贪杯这 面镜子,历代君臣没少拿出来对照,49年的西柏坡更不例外。然而不知是不是因为邓拓先生所说的健忘,到了1958年,规定“少敬酒”的伟大领袖,却在成都 会议期间,吩咐贵州省的长官,茅台酒也要大跃进,“你搞它一万吨”。于是53年不足百吨、58年仅产六百余吨的茅台酒,59至61三年期间共产2079 吨,用粮2260万斤。尤其令人悲愤的是,37年贵州地方政府就曾颁令,遇饥荒年份禁止酿酒售酒,三年饥荒贵州同样是道有饿殍,却废此良政,将本可拯救饥 民于死亡线的宝贵粮食,继续酿酒还要超产。三年生产茅台二千多吨,出口仅139.86吨。什么人喝了其余的酒?自然不可能是收入微薄、甚至挣扎于饥饿死亡 边缘的普通百姓。规定“少敬酒”,实际却是多喝酒,是茅台产、销、饮的大跃进。党史上有如此丰富营养的一页,实在值得官方党史研究机构认真总结。

  回顾六十年的执政历史,前三十年有三反五反、一打三反多次运动,后三十年为了管住一张嘴,下发了一百多个文件。挥霍公款大吃大喝之风,却始终如 影随形、愈演愈烈。今天高档白酒的天价和暴利,对当年的“少敬酒”,无疑是莫大的讽刺。侈靡之风并不止于饭局酒席,调沪上高级厨师和裁缝北上;什邡特供雪 茄连人带马进京;瓷器有御制7501;听戏有堂会或专录;伴舞召文工团员。尤其是在各地兴建豪华行宫,经济极度困难时期亦未中止,邓小平后来也深知此举 “影响很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禁止的文件历年连篇累牍,大兴土木、兴建楼堂馆所却一直蔚然成风。如今巍峨堂皇的官衙在各地争奇斗艳,不啻是中国 城市的一道政治风景,也是对“两个务必”贯彻结果的最好见证。至于“不送礼”的规定,恐怕自颁布之日起就是废纸一张。如今送礼已成了无孔不入的病毒,扩散 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且与时俱进,目的从徇情营私、巴结上司,发展到买官卖官、贪赃枉法;手段从特产、礼品,升级为古玩字画、美女房产;直至赤裸裸地送 钱。所送币种不再仅仅热爱伟大领袖,而是格外喜欢美国开国元勋,大面值的欧元,更被技术含量高的铁路系统青睐。

艰苦奋斗这面镜子,今天认真照一照,就不能不承认:当年号召务必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人,自身根本没有做到,甚至不愧为侈靡之风的带头人。上行下 效,被号召者之中,固然也有不少艰苦奋斗的优秀分子,但更多的人不可能交出及格的答卷。以至于直到经历了无数次运动的今天,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仍是 执政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不做寿…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体现的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也可 以当做领袖清醒的个人自律。其中鼓掌之动作,今日虽已成必不可少的普遍礼仪,当时却还不太流行逢会必鼓手掌,所以年轻人也许对此略为费解。而真正让今天年 轻人匪夷所思的是,文革之际,在众人皆热烈鼓掌的狂热中,倘有人胆敢不鼓掌附和,必被视作思想反动的阶级敌人,遭到批判和斗争。而“不以人名作地名”,比 起把许多城市叫某某“格勒”的苏联人,确有先见之明,省却了当时和后来的许多麻烦。“不和马恩列斯平列”这一条,执行的结果则令人啼笑皆非。平列确实没 有,头些年是中国同志高挂城楼,俯视排列于下方广场的马恩列斯,后来毛泽东思想成了马列主义的顶峰,自然更是一览众山小。只是鼓吹中国同志远比西方马列高 明的副统帅,比后来的朝鲜战友还是略逊一筹。未曾想到最彻底的不平列,是让马恩列斯出列独树主体思想。

不过最富戏剧色彩的,还是不做寿的告诫言犹在耳,钦定的庆祝“五一”口号,就已经山呼领袖万岁。虽说领袖万岁的这条口号,是否万岁爷自己加上去 的,此事还有待考证,也可以好心假设这口号未经本人审定,但被山呼万岁却对此欣然笑纳、从此万岁之声响彻中华大地,却是铁定的史实。比至文革,领袖像章如 同护符;无数雕塑则俨然神像;“早请示、晚汇报”颇似祈祷;虔诚者将像章别入肉中;质疑者被当成异教徒轻则批斗、重则杀头。每逢集会,必以敬祝领袖“万寿 无疆”开头,以狂呼万岁万万岁收场。本乃中国特色称颂封建帝王的“万寿无疆”,却成了亿万民众为革命领袖祝寿祈祷的呼号。虽然领袖对此也曾略有微词,但其 身边人的不同命运,对其内心的真实好恶,不啻作了最有力的说明。几位贴身秘书,说真话的或打成右派、或身陷囹圄、或投缳自尽,只有在庐山上善于颂圣的那一 位,罗列中国同志远比斯大林高明之处,得以免遭整肃。而一起打江山的文臣武将、一批又一批地被剥笋子打倒,只有七千人大会上出来抬轿子帮忙的,成了一人之 下的副统帅。离开西柏坡没有几年,领袖已俨然以君王自居,比起区区祝寿小事,不妨借用汉代张敞的一句大实话:“红墙内外,有甚于祝寿者。”据说又有人在忙 着张罗岁末的祝寿,西柏坡“不做寿”的规定,虽未明确冥寿是否亦在禁止之列,但借此美化吹捧个人搞个人崇拜、歪曲历史搞历史虚无主义、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与西柏坡规定的宗旨,无疑完全背道而驰。当年林彪之流,无非是为了拍马自保,而如今热衷做寿之徒,却是和薄氏唱红歌的路数,如出一辙。是要借死人抬活人、 以实现自身的政治野心,因此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又保持得怎么样?如果说正值国家百废待兴之际,陷入违背本意的朝鲜战争,是否谨慎或尚存争议。那么打右派、反右倾, 已经公然对“好大喜功”的批评不屑一顾,将“谦虚、谨慎”的号召置诸脑后。自批判“反冒进”始,大炼钢铁大办人民公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直至酿成饿死几 千万人的历史灾难。又以虚骄狂躁之心态,与苏共辩论理论正统、争夺共运领导权、标榜自己是世界革命中心,雄心勃勃宣称打倒帝修反、解放全世界,甘冒遭受核 打击的巨大风险。早已把第一个“务必”抛至九霄云外。“大跃进”骄傲浮躁的遗毒至今危害严重,争相建设国际都市、世界城市;产能过剩严重亏损还要扩张规 模;践行科学发展观举步维艰;皆为明证。

这次照镜子要反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我党一直反对的邪风,并非今日才提出的课题。以此照一照伟大领袖,应该不算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 至少其深刻逻辑不用再去弄明白。农家出身的领袖亲赴韶山调查、还派秘书警卫下乡调研,居然闹不清农村粮食状况和饥饿真相。排斥科学见解,为了应验“黄河 清、圣人出”,盲目兴建三门峡水库。伟大领袖热情倡导的大跃进,使攀比、造假邪风蔓延,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向了顶峰。文化革命作为领袖毕生两件事之 一,更是把形式主义推到疯狂的地步。如果再用今天的八项规定,对出行迎送等事项照照镜子,伟大领袖无疑是带头严重违规,就该洗洗滚烫的热水澡了。

诚然,我们不应怀疑:在即将成为执政党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领袖们确实也曾怀着进京赶考的惕惕之心,头脑清醒、态度真诚。他们警惕自身被胜利冲 昏头脑、骄傲自满狂妄自大;担心各级干部如闯王队伍奢侈享乐、腐化变质。由此发出了“两个”务必的英明号召,还作出了今天看来有点小儿科的六条具体规定。 然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历史规律并不以当事者良好初衷为转移。当年的担心与号召,只有“与不拿枪的敌人作拼死的斗争”的告诫,始终未曾松懈得以坚决执 行。七斗八斗、一直斗到国家主席、副统帅,都统统成了“不拿枪的敌人”。其它颇有先见之明的担心,后来不但统统变成了现实,其严重程度和花样百出,肯定远 远超出担心者当年的想象。

从“不做寿”到“万寿无疆”,巨大的变化如何发生?后来者每归咎于领导人的思想品德、作风表率。赫鲁晓夫如此解释斯大林的罪行,中国同志当时对 此也随声附和。等到中国同志搞了一场文革浩劫,仍然被说成是领袖犯错误被坏人利用。但难以自圆其说的是,横向比较高举同一旗帜的不同国度,尽管文化、民 族、时代各异,大搞特权侈靡、上演“万寿无疆”皇权崇拜的闹剧,却如此雷同。西柏坡“不做寿”言犹在耳,49年末苏联大操大办斯大林七十寿辰,郭沫若所撰 肉麻祝词,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国内搭的祝寿场所,“万寿无疆”赫然列于中堂;中国同志由最高领导领队,带上大礼亲往莫斯科祝寿。保留领导人遗体供万民瞻 仰,始作俑者为斯大林,他死了继任者仍萧规曹随。兄弟党的同志们则有样学样,将老祖宗马克思唯物论那一套弃之如敝屣,生不能万寿死亦要不朽。为斯大林歌功 颂德的肉麻吹捧,与文革副统帅对伟大统帅的吹捧,如出一辙,今天如果去东邻一游,还可以感受更精彩的表演。每年为领袖做寿給黎民发糖果已太平淡,领袖是神 仙下凡,将其诞生之年法定为纪元元年。纵向回顾一个甲子的执政历史,特权侈靡之风,也并非仅发生于某个特定历史阶段、或某位领导人在位时期,而是一直困扰 执政党的顽疾沉疴。近者有89年7月28日,为了对此前风波爆发的民怨有所回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内容有禁止高干子女经 商、取消食品特供、严格按规定配车、禁止请客送礼、控制领导干部出国、严肃查处贪污受贿云云。其宗旨乃至具体内容,和四十年前的西柏坡规定,和二十多年后 今天的各项要求和规定,又何其相似乃尔?其间历经几代领导人、运动无数,屡犯屡禁、屡禁屡犯,岂不发人深省?

营养丰富的历史告诉我们,从“不做寿”到“万寿无疆”,是所谓社会主义国家难以逃脱的历史规律,植根于封建专制色彩浓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 真要下决心告别这类政治悲剧,需要照镜子和洗澡的,首先不是一代又一代的干部和领导,而是让他们沾染灰尘、甚至深陷泥沼的制度本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56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