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规模居全球第二,2013年即使增速以7.5%计,GDP规模将超过55万亿人民币;中国仍然扮演着“世界工厂”,对亚洲多国的经济影响力超过了美国——对于在全球都不可或缺的中国经济,有什么东西能颠覆它的意义?
有,这就是中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中国复杂而多样化的环境污染——空气、水、土壤的污染正在不断恶化,生态资源也在不断退化,更严重的是,污染正在向人们难以离开的基本生存环境蔓延——呼 吸的空气、喝的水、吃的食品。当问题恶化到一定程度,呆在这样一个重污染国度,生活本身就变成了一场噩梦。如果与经济增长伴随而来的是这种噩梦,那经济增 长又有什么意义呢?
《纽约时报》最近有一篇文章流传颇广,标题是“活在中国,直面雾霾和有毒食品的每一天”。这位记者称,“在被派往中国之前,我在伊拉克做了三年半的记者。 在伊拉克,外国记者们不停地谈论各种可能造成人死亡的方式——汽车炸弹袭击、正面交火、被绑架后遭到斩首。他在这些威胁中活了下来,却发现现在自己开始思 考:生活在中国是否正对我和我的家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文章认为,中国存在大量的环境危险,对幼小的儿童来说,这些风险更为显著。对于要决定是否在北京居住的外籍工作人员来说,这些因素在其权衡中将占据了很大 份量,其重要性可能超过最近几十年的任何时候。让很多在北京的外国人纠结的是,他们的“孩子也被置于同样的风险之中——这些风险让中国北部所有城市的居民 感到恐惧——而同时,他们也在和这么做带来的罪恶感作斗争。”外国人将北京的空气称为“空气末日”,而越来越多的人也正因为雾霾而离开北京。
毫无疑问,这篇文章所揭示的事实(不是虚构与夸张),对中国的很多城市(尤其是北京)来说,有着极大的“杀伤力”。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鲁勇就坦承, 今年上半年北京观光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14.3%,空气污染是主因,这是北京自2008年以来上半年到港旅游人次首次下滑。今年1月开始,有毒的雾霾笼罩 北京,空气污染极为严重,微粒物质浓度一度逼近1000,至世界卫生组织限定的40倍!不仅是北京,东部巨大的空气污染带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往南延伸 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破表”,其中33个城市空气监测站检测数据超过300,空气质量已达严重污染。
除了无法躲避的空气,中国的食品污染和食品质量问题也严重而普遍。最具杀伤力的事件是婴儿奶粉以及牛奶,时常出现中毒或者不符合食品安全的事件。一个不能 保证孩子食品基本安全的环境,不仅让中国政府尴尬,更让生活在中国的人感到不安。除此之外,肉类、蔬菜、水果、粮食等基本食品的质量也让人担忧,如果考虑 到激素、添加剂等问题,满足13亿人的食品健康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可见的污染事件背后,是看不见的污染事实。据有关统计,目前中国耕地面积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近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 中,耕地重金属污染面积超过16%。全国10余个省份的小麦和水稻都已检出重金属污染,超标重金属主要为镉、铬、铅、砷、汞、镍、锌和铜。在某主要小麦产 地的污灌区,小麦籽粒中镉的平均含量为2.55mg/kg,达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25.5倍,镍、铬、锌含量也分别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12.98倍、 6.12倍和1.32倍。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有许多地方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根据国家环保部门 组织的《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查研究》调查显示,珠三角部分城市有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严重超标……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中国谈环境问题已经见怪不怪了,但目前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确需要引起人们对中国发展方式空前严肃的思考:如果经济增长不能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反而处于严重的健康担忧之中,这样的经济增长的价值何在呢?再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也会被一笔勾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