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Exploring the World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567

如何调节日常生活中的抑郁情绪?

$
0
0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抑郁情绪会混杂着焦虑一起,让人感到烦躁,不安,这种抑郁情绪让人低落,但远远不及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它让人痛苦,但似乎又能带来一些契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调节这样的抑郁情绪呢?

上个月一个老朋友来看我。问我怎样,我说不好。他听罢说:我知道对于你处境艰难,但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时不时得这些糟心事情相处,有时候相处得好,有时候相处不好——但生活就是这样呵。

他没有给我任何建议,我甚至都不确定他是否听懂我的困境,但他说的话着实让我长舒一口气。这是生活本来面貌,面对低落、孤独、抑郁,甚至对整个世界生出的敌意,你其实一点也不孤单。这是每个人都要做的功课。

恰好今天朋友转给我一篇文章,讲抑郁的十大启示。我觉得很有趣。于是在那篇文章的基础上,选了一部分写下来,算是分享和抑郁情绪 相处的几个工具(注:非临床诊断抑郁症)

1)制定细节的、明确的目标
抑郁的人倾向于订的目标都太宏大或者模糊:“我想要快乐起来”、“我想要摆脱孤独感”;而不抑郁的人,会说:“我打算每周给我好朋友打两个电话”。

前者令人更加惶恐;而后者让人更有掌控感,事实上也更能促成改变。

人 抑郁的时候,容易深陷迷思,所有糟糕的念头都一并而来:比如我完蛋了,我再也好不起来了,我很糟糕,我怎么才能好起来。相信我,无数的人都有这样自我怀 疑,而且无比绝望的时刻。试试看,此时给自己一个更具体的目标:比如说去写一篇文章,或者买一个拖把,跟朋友约一个饭局。

让哲学家去思考人类终极的问题,我们来认真做好吃喝拉撒。
2)起身去做些事情,或是冥想
人在抑郁状态的时候,很容易在消极的想法里面沉迷深陷,就像踩着转轮的小老鼠,逃而不能。很多研究证实,在这样的情形下,做冥想会很有帮助。

冥想当然有帮助——如果你会做冥想的话。对于我个人最有帮助的是,当大脑无法停止转动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比如摸一下身边的物体,动动脚趾头,去走一走,或者去做件小事情。目的是,关注你身体的感觉,而借此将注意力放在当下。

3)关于冥想
我多年前陪一个朋友去泰国的寺庙学冥想。冥想有很多种类,走路冥想、打坐冥想,诸如此类。我始终没有学会冥想这件事情——说来羞愧,每次我都以极快的速度睡着过去。

但是当时老师说的一个技巧我一直在使用。他当时说,关注你的呼吸,关注你脑袋里面浮现出来的念头。想像你面前有一个传送带(或者铁轨),当你有念头冒出来,将这个念头打包,放在传送带上,让它走掉;下一个冒出来,打包、放在传送带上,让它走掉。周而复始。

我依然时不时会睡着,但这个技巧确实能够有效地把我从胡思乱想的迷思之中拖拽出来。

4)给自己创造一个情绪上的“安身之处”

人在抑郁状态下,很难回忆起什么快乐的感受。一个建议是,给自己创造一个情绪上的安身之处。

有的治疗技术会让来访者在冥想的状态下,回忆/或想像一个让自己感到舒适、安全、快乐的环境/情境,这个环境可能是你小时候居住的房子、山清水秀的野外,或是年幼时好朋友的家,甚至是你想像出来的,让你舒服和快乐的环境。

但重要的是,你念头里面有这样一个地方。这个地方能够给你带来好的感受。当抑郁侵袭的时候,你可以偷偷跑“回去”休息一下,积攒些能量。

5)去运动

一个长达26年的研究综述表明,运动不止能够在短期内让人的心情舒畅,从长远的角度看,它也能预防抑郁症状的发作。

最近和跑北京马拉松的朋友聊天,大家一致的反馈都说,长跑是修行,也确实能够舒缓压力和让人感觉更好。

抑郁发作的时候人特别不想动。那,就在抑郁发作之前,运动起来吧。

6)思维方式
研究说,一个人如果倾向于对事件产生大的情绪反应,那么TA就更容易遭受抑郁症状的困扰。

这亦是硬币正反面。人敏感,就容易受到情绪的困扰;而不敏感,又可能丧失创造力和想像能力。所谓人在轻躁狂状态下,特别适合艺术创作,因为那时人跳跃、丰富,有想像力。抑郁也一样。

抑郁带来坏处,它亦有它的好处。最大化那些好的部分,学着和那些坏的部分握手言和——当然很难,但值得尝试。

7)接受它/Live with it
研究说抑郁状态的人,看待事物比不抑郁的人更精准。也就是说,人不抑郁的时候更容易过度乐观。而抑郁的人往往对现实的评估更准确。

我就说嘛,聪明的人才抑郁。人无知而快乐,聪明就得面对痛苦。当然,当你看到了痛苦的真相,仍然能保持快乐,这是大智慧。

大智慧不是生而即得,你也不一定非要有所谓大智慧——毕竟我们都是人而不是神。就当这抑郁是上帝送给你的万圣节礼物吧,Live with it 。

===========================

「走路」。

不搞什么「行走的力量」,就是消耗大量体力的、冗长单调的走路。

过去的半年我曾尝试着跑步,可是我跑不动(……),一跑就觉得气管痛得像灌血(……),一口郁气还没排遣呢,两分钟后我先累趴在跑道上了。

后来天气转暖,每天下午四点半下课,从学校南门出发,沿主干道一路向东,终点是一个叫做幸福门的地方。包里搁瓶水,一串家门钥匙,一副耳机。刻意不带钱包,就怕自己坐公交灰头土脸的回家。

一开始真是走也走不下来,遇见公交站点恨不得爬去长椅上。来回需要四五个小时,常常走到天黑怕得还要室友下楼来接我(=_=)。

差不多一周之后我就能慢慢走一个来回。花一个小时走到幸福门,五点半左右的幸福门,有整个城市最动人的黄昏。骑行的帅哥,刚下班的情侣,组团旅游的外国人,垂钓的老头,大家都默契且静默地欣赏海边的落日。歇歇腿脚,看半个小时风景,拍一张照片,我就往回赶了。

其 实也很奇怪好几个月在同一时间走同一条路怎么没有腻歪。可是我就是没有腻歪。川流不息的车辆,永远排队的站点,放学时的会计学校和高中,税务局墙头上开成 瀑布的花……一路上看似一样却每天都不同的风景,应接不暇到我完全忘了思考。一路走一路看,有时也感慨,这大概就是海角小城的魅力。

漫长的走路持续消耗人的体力,在此过程中我可以什么都不想,却很神奇地什么都放得下。回家洗个澡,累了就听听音乐睡觉,不累就翻翻有趣的书练练字。每天事简单了,心里也跟着简单起来。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5082178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56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