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Exploring the World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567

路边李必苦,市场真的有效吗?

$
0
0

author: 凯恩斯

关于“有效市场理论”,我们先看看“学院派”的观点。上世纪60年代,奥斯本提出了“随机漫步理论”。他认为股票价格的变化类似于化学分子的“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休止的、无秩序的运动),具有“随机漫步”的特点。也就是说,证券价格的波动是随机的,没有规律可循的。“随机漫步理论”的提出间接地否定了证券市场中的图表技术派。

但是,当时包括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等人的看法是:金融市场并非不按经济规律运作,甚至可能恰恰相反。

紧接着,尤金·法玛在70年代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是这样一个市场: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投资者,他们积极参与竞争,每一个人都能轻易获得当前的重要信息,众多精明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导致这样一种状况:在任何时候,单个股票的市场价格都反映了已经发生的和市场预期将会发生的事情。如果这个假说成立,也就意味着试图通过买入被低估的股票,待其回归“内在价值”后卖出的基本面分析者所做的工作都是徒劳的。

我们很小就听说过有一个“路边苦李”的故事,说的是“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的人在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其他小朋友出去玩。他看到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多到都要把树枝压断了。许多小孩争相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纹丝不动。有人问他原因,他说:“这李子树就长在路边,却结满了那么多的果实而没人摘,它的果实必定是苦的。”后来别人摘来果实一尝,果然如此。故事很快就传开了。以此来告诫大家这个道理:李子长在大路边而无人摘,必苦也。这个故事本身似乎恰恰说明了市场是有效率的,想“捡漏”没那么容易。

不过,这个故事的后半段却很少有人知道:第二年,王戎和一群小朋友又去郊外玩耍,忽然看见路边又有一棵李子树,树上结满了李子,上面的李子个儿大皮红。这一次小朋友们都对李树视而不见,没有人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走过去摘了一个尝了尝,然后坐下来美美地吃了一顿。小伙伴们惊讶的问他:“路上的李树,结满了果实而没人们摘,难道不苦吗?”王戎回答说:“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李子生大路而无人摘,必苦也”的道理。大家肯定以为路边的李子都是苦而不能吃,所以都没有去尝过。因此我一定要亲自尝一尝才知道啊!”

由此可见,无需去争论“有效市场假说”中“理性人”与“充分获得信息”等假设条件是否可以成立。假如市场上所有的人都认同“有效市场假说”,大家都不再阅读信息,努力预测,积极参与(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样做是徒劳的),则市场很快又会变得缺乏效率,“机会之门”又将对积极参与研究分析的投资者重新打开。所以,“有效市场假说”内在逻辑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根本不可能实现。长期下来,成功的投资者,一定是那些充分认识到“市场中短期无效,股价长期走势由内在价值驱动”,然后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对企业的研究中的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a693a0102e9pw.html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56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