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Exploring the World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567

有解?无解?

$
0
0

author:海边的老王

看起来舆论导向是不希望媒体继续唱空地产了,所以我们这里也不唱空,实际上我们从来没唱空过,嗓子不佳,唱歌容易吓跑观众。我们只是客观叙述数据、逻辑、概率等等。

今天参加一个小圈子聚会,真正的小圈子,只有五六个人。

后聊起一个问题:有解吗?无解吗?

我们沉默了半晌,后来我说,如果是在二年前,我认为还是有机会的,甚至在看到三中全会精神的时候,我都心怀希望,偏乐观些。直到一系列的各部门领导开始出来解释农村土地政策、小产权房合法与否、大城市户籍管制等等,然后又在乡镇看到现状,就差不多心死。

很多年来,我们都忌惮一点,就是政令不出中南海,非常为庙堂着急,但是这两年,在城镇化这个政策上,不仅仅是执行,而且简直是拿着鸡毛做令箭,飞速的拓展了。各地实行的规划新城镇,据分析数据说是在为35亿人造房子。好吧,这只是规划,我们当做笑话听听。

但乡镇调查一下,就明白县镇的圈地和造房已经铺天盖地,如水银泻地般在整个国家展开了。

然而乡镇并没有产业,除了我曾大量写的物流半径、供应商集聚等问题外,还有一个人人知道的人为因素,那就是整个内地投资的恶劣营商环境。我们席间说了不少身边的案例,几乎都是被忽悠去,血本无归的结局。地方官的贪婪和豪强的掠夺成性,已经让外地客商心惊胆战。

如果我们说越南这种国家是强盗横行,百姓恶劣的投资国度,不适合转移产业,那么我们很多地方的投资环境好不到哪里去。除非你是在自己家乡,地头烂熟;或者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商业规则比较成熟,官员都相对清廉,市场大都遵守契约。

我写过几篇文章,提及地方豪强的盘根错节,和已经形成的掠夺性腐败体系,当我在现实生活中向商人们确认时,均证实我所说非虚。

然而我们在没有确权土地流转,生成粮食危机的预期之后,另一个问题正迅速发酵,那就是大城市对取消户籍的拒绝。这里很多文章写到过,就不重复了。

晚间有个新闻,看了很寒心。

截至2013年底,北京公办小学在校生共78.93万人,其中本市户籍41.97万人,非本市户籍农村户口学生人数为24.9万人。这些基本上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也就是说,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占到了北京市小学生总数的44.22%。“五证”加上统一学籍,意味着也许若干年后,将近一半的小学生或将被筛除在入学门槛前。

如果你办过这些证件,你会知道如何的艰难。
这是大城市限制人口增长后的后遗症开始爆发,实际上,从这些数据中,你马上就会明白,大量的农民工已经在大城市扎根,一家人都在这里。然而我们的城市却在排挤他们出局。

难道我们还需要提很多问题吗?
中国的未来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很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然而会这样做吗?
一是让土地自由流转。以租代卖,能吸引多少资金来投入?除了种植经济作物,目前的土地政策根本无法吸引资本和产业进入,你怎么可能依赖种植稻米小麦玉米去覆盖租金和农民的人工呢?农业必须要有产业化投入,必须要集约化,必须要让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
我看到那种哗众取宠的小块地块出租,580元一分,那是给小资们玩的,你怎么可能大规模推广去满足整个中国人的粮食需求?列位比我都清楚每年要进口多少粮食。
二是大城市集群的建立,这不需要政府去强行布局,只要放开户籍限制,放开大城市的农地红线限制,市场就会自然而然的聚集产业、人口,产生各种供应和需求,可以再造几个北上广。增加数亿中产阶级,意味着二三个日本级别的经济体内部需求。北上广需要担心地产崩盘吗?需要担心没有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各种需求吗?
这不就是列位想要的中国经济转型成功吗?

然后我看到整个经济体背道而驰。
Do the right things right way。做正确的事,是的,我们看到努力了;但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否则在这句英文出现之前,我们有两句成语形容: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诸位跑得越快,就离开目标越远了。

我废话这么多,什么是有解?什么是无解?
拜托,我是个包工头出身的烂草根经济学家,堂上有成千上万的西装革履人模狗样的诸位学院派博士,欧美财经院校精英,常识可以说清楚的东西,需要诸位用超级计算机、微分方程算半年,然后和领导们得出一个不知道要干什么的策略和执行吗?

哀莫大于心死,公开文章就到此为止了。
晚间席间笑话说,我曾经写过很漂亮的情色中篇,以后我们写写风月吧,比较徐志摩,还能泡妞。
装一下oldwhitefuck,比喝老白干要有情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56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