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Exploring the World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567

一个土著,说两句~~

$
0
0

先来后到,天经地义。包括南水北调在内的各种建设大北京的活动,并没有改善北京土著的生活,而是为了接纳更多外地人成为北京人。

看了很多关于外地户籍在京求学的经历,虽然个人也表示同情,但是有些说法实在看不过去

先说说生存与平等

说白了,北京曾经一直努力接纳更多的人,但北京终究就这么大
资源够,大家就挤挤
资源不够,分配总得讲先来后到
我们不再乎北京城再挤一点,但是受不了你们和我们谈公平

你们说大家都是纳税、交保的人,说要和我们平等
可是你们完全无视:我们从50几年刚建国就已经在这里了,一家三代人交了半个世纪的保和税,你们最多也就是2口人交了10年~~

你说北京这么赶人,让你们无家可归
可是你们是否想过:你们被赶,至少还有个老家能回,只不过是你们愿不愿意回的问题
如果我们土著因为孩子念不了书被赶走,我们能去哪里?难道让我们把房子卖了,举家迁到另一个城市?我们的三代人的医保怎么办?哪个陌生的城市,能保障我们的医保和就学?

你们年轻还没结婚的时候,可以随便选择在哪里闯荡,甚至不照看在家空巢的老人。
可是我们,老人几代生活在这里,即便四处闯荡多年,老人老了,十有八九还得回来和老人住在一起,尽孝道。
你们可以选择去哪里,可是我们为了老人多半没有选择。从人道的角度讲,你们有权力让我们给你们让位?

更何况,事实上,现在有很多土著已经在被往外赶:
因为城里的用地改做商业开发,大量二环内的居民,被赶到5环外,房子虽说大了,但邻里关系没了、上班远了、看病本来500米的路,变成了3公里、就学受影响是肯定的。
如果按照传说中的,央企要搬到保定,有的北京人要么放弃国企的工作,要么被迫两地分居~~
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你们的老家,家里还有老人、孩子的,你们能接受?

再说说北京是给谁建的

你们总是说,南水北调是为了支援北京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虽然北京修了那么多地铁,但北京的居住环境一年比一年差是不争的事实
通勤时间越来越长,空气越来越差,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生活半径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不方便,买车买房都变得需要摇号

换句话说,包括南水北调在内的各种建设大北京的活动,并没有改善北京土著的生活,而是为了接纳更多外地人成为北京人!
结果还被你们说成是支援了土著~~
其实真正享受北京大发展福利的,不是北京土著,而是京一代

但是造成各种资源分配不公平的,恰恰也都是京一代
中国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是谁的责任?是教育部的责任,而不是北京市教委的责任,北京市教委管不了全国的资源分配
可是,看看教育部的部长副部长名单吧,没有一个是北京土著!都是京一代!几届都是如此!

先来后到,天经地义

举个形象点的例子:
一辆公交车,车就那么大,已经挤满了
我们土著是起点站上的,都已经坐下了,后面的人不断挤上来,我们开始空气很清新,后来空气变得很污浊,后来做在座位上也挨挤,我们忍忍也就罢了,反正至少我们还有个座。
真正不想更多人上来的,都是站在门口的那些人,因为他们作为后来者,从法理上抢占不了已经坐下来的人的座位,但又比那些有坐的人挤,所以只能靠别让更多的人上来,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本来作为已经坐在上车的人,我们不想说什么,毕竟是既得利益者
可是到了第5站,车门外排在队尾的人说,因为挤不上去了,就大谈宪法精神、普世精神,说既然大家都在门口买了车票,就应该人人公平,大家应该都下来,公平的抢座位~~;或者说大家都下来,上车名额拍卖,出价高的上车;
我想问:究竟是谁不讲理?

你既然没有从起点站上车,那么不管队多长,你都得排着
你有权选择是否继续排队,挤不上来,就得等下一辆、也可以换别的车
你们凭什么可以要求我们下车和你们平等?哪条法律规定的?
你见过立水桥上5号线的,让天通苑北站的人起立,大家重新抢座位?
连排队上车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教?

如果你觉得不公平,请不要把矛头对着土著,造成这些问题的是谁,前面都说得很明白了。
如果说有什么不公平,我觉得是排队的方式吧,不该老拿这证那证的卡人,也不应该定什么夫妻双方都在本区工作这样的限定条件,也不该按钱多少来。
在北京上班的,就看社保缴纳年限,在北京做生意的,就看纳税年限,这些材料都是北京能拿到的。规则可以简单些,手续也可以简单些,别刁难人,让人觉得是故意设槛。
但是排队方式再怎么改,也不能说还没挤上车的,要和起点站上车的讲平等竞争。

对自己负责点

资源不够,排不上,别怨天尤人。既然选择留京,就要有这个风险准备。
北京密云的户口,在西城上班并在西城租房居住30年的,孩子都被迫得回密云上学。
这已经算给够了外地户籍机会了,如果你还非要在西城、东城挤着,上不了学,怪不得谁。

另外,别告诉你在北京做了10年无照商贩,没交税,还要享受来京10年的标准。
既然选择在北京生活,就要做出相应的付出,并且出于对孩子负责,提前了解政策,该行动的早行动、该补的证件早点补齐。
北京入学的门槛不是今年才如此的,往年一样各种门槛。
明知道非京户入学难,你还不提前行动,等着教委调剂,还希望最好是个重点~~
只能说是自己对孩子不负责任

京户有不少人,为幼儿园的事情跑断腿,最后连幼儿园都没得上,只能散养。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城市,主动性缺失、动作慢、缺乏研究怪不得别人。

From:
http://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SchoolEstate/145126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56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