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Exploring the World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567

作战飞机的PESA

$
0
0

1255941346183081556

MiG-31 的 S800 Zalson,孔径 1.4 米,对于战术飞机而言可谓怪兽级产品,1981 年列装,是 MiG-31 火控系统的核心,出色的波束敏捷性是同时拦截宽阔扇区内多个目标所必需,与平板缝隙阵脉冲多普勒雷达相比系统内部信号损失较大,依靠变态的发射功率和高增益天线阵列加以补偿。胎死腹中的 Tu-148 重型截击战斗机若得以投产,将配备更为 BT 的 2 米级 PESA 火控雷达。苏霍伊原计划为 Su-27 安装基于 Zalson 技术的一维无源电扫描雷达 (垂直方向电扫,技术上类似于 E-3/767 预警机的 AN/APY-1/2),但 SX 的工业基础无法保证在成本可接受前提下实现大批量生产 (肩负保卫祖国重任的 MiG-31 所能接受的价格,对于身兼防空制空二职,且预期生产批量较大的 Su-27 而言就过于昂贵了),退而求其次的平板缝隙阵也以失败告终,最后只得配备 MiG-29 雷达的放大版。

4822792251060515541
原本打算安装一维电扫描雷达的 Su-27 到头来被迫选用比平板缝隙阵还要落后的 N001 卡塞格林天线机械扫描雷达。苏霍伊设计师的理想很丰满,毛子微电子技术的现实却太过骨感。

875950127623756245

B-1B 的 AN/APQ-164 雷达,1983 年服役,PESA 提供的快速扫描能力对全自动高速掠地飞行和非目视精确轰炸至关重要。

2215771016766895489 3034018773982613424

1997 年服役的 B-2A 隐形轰炸机配备了 AN/APQ-181 型 PESA 雷达 (现已升级为 AESA)。

2215771016766895458

2001 年服役的 “阵风” 是继 MiG-31 之后第 2 种选配 PESA 雷达的战术飞机,其 RBE2 采用了独特的双透镜设计 (分别负责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波束控制)。相对而言落后于时代的 PESA 使得 “阵风” 在国际战斗机市场上屡屡折戟沉沙。

1370220186727949217

Su-30MKI 的 BARS 于 2002 年交付,是大象版 “侧卫” 优于兔版的重要 “证据”。

3680848270545350172

同时期毛子将 PERO 型反射式 PESA 交给共军进行测试。

1492661801596783494 6608204520910799677

Su-34 的 PESA 与 B-1B 使用的 AN/APQ-164 类似地针对打击任务优化,2012 年服役。

1867023520621954422 2857533963667189675

被毛子吹得天花乱坠的 “雪豹”-E 伴随 Su-35BM/S/-1 于 2012 年服役。

当毛熊产品装备 PESA 而共军继续使用平板缝隙阵时,PESA 被某些人吹嘘得几乎举世无双。如今共军开始列装 AESA 了,还是这批人又转而宣称机械扫描未必比 PESA 差,PESA 未必比 AESA 差,变色之迅捷唯头足类软体动物堪与媲美。

与机械扫描平板缝隙阵相比,PESA 的优点在于成数量级提高的波束敏捷性,这对需要执行自动地形跟踪/地形回避,合成孔径成像,地面动目标指示,静止目标指示分类等数据更新率极高任务的轰炸机雷达显然颇具价值,以固定角度倾斜安装的 PESA 同时有利于保障载机平台的雷达隐形性能。B-1B,B-2A,Su-34 的选择因此是科学合理的。“枪骑兵” 研制于 70 年代,B-2A 和 Su-34 均是 80 年代技术的产物 (Su-34 虽然近些年才列装,却早在 1990 年 4 月 13 日便已首飞,苏联解体后北极熊军工之颓废由此可见一斑),受到当时微电子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可能配备 AESA。PESA 的最大缺陷是系统信号路径繁复,“阻力” 偏大,灵敏度与平板缝隙阵相比有所下降,天线重量也显著高于平板缝隙阵,这些对于航电重量限制相对宽松,雷达天线孔径较大的轰炸机和重型战术飞机 (B-1B 和 B-2A 自不待言,MiG-31 与 Su-34 也都是满载起飞重量 10 万磅级的大家伙) 而言算不上什么大问题,却极大地限制了 PESA 技术向典型战术飞机的迁徙。美军,共军,以及 (除法国之外的) 西欧因此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坐等 AESA 成熟的战斗机雷达发展路线。只有急于向海外用户推销本国产品,需尽可能创造卖点,却又缺乏及早装备 AESA 雷达技术实力的雄鸡和毛熊在时间进入 21 世纪之后仍在 PESA 领域坚守阵地。

PERO 被交到共军手中进行测试时,兔子已完成多型陆基 PESA 雷达的研发,对 PESA 技术轻车熟路,若有意装备,最迟 2005 年即可开发出基本参数不亚于 “雪豹”-E 的兔版 PERO,之所以始终未曾出现配备 PESA 的兔版 “侧卫” 绝不像某些人臆想地源自技术不济,而是正确政策选择的结果。在 AESA 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投资于落后于时代的 PESA,除非是脑袋被驴踢了。

1412722908211397216 2153002096960002212 6597711881449063642

除正继续试飞的 J-20 之外,共军已开始批量生产两型配备 AESA 雷达的高性能战斗机,其雷达子系统,特别是射频模块的技术水平与美军型号仍存在显著差距,但整体性能已非相同功率孔径的熊系 PESA 所能仰望。

2699345026673127007

毛熊 Zhuk AE 型 AESA 多年搞不出名堂的悲催事实到了某些人嘴里便成了 PESA 未必比 AESA 差的 “铁证”,这逻辑可谓奇葩至极。

2076159428317973499

更有论曰矮子 F-2 战斗机的 AESA 性能悲催,所以共军的 AESA 一定也垃圾.

6597565646402572961

PESA 雷达具备出色的波束敏捷性,但只能产生 1 个主波束。

3159556613677409567

AESA 雷达则可同时生成多个主波束,且系统内部信号损失远低于 PESA,功率孔径相同时信噪比水平显著高于 PESA。

1542764347369154000

羊皮盾系统的 AN/SPY-1 型 PESA 天线,依靠超过两个成年人身高的巨大孔径和兆瓦级的发射功率克服 PESA 系统信号损失大的先天缺陷,技术逻辑简单粗暴但异常有效。

http://puffinus.blog.163.com/blog/static/17888402920142156176471/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56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