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檀
2014年有关中国债务危机的大量预言会落空,但这不意味着债务风险会降低。
欧洲金融危机过去后,西方世界经济体迎来普遍的复苏,曾给全球带来惊喜的金砖四国,陷入债务泥潭,全球投资者看着这些经济体的资产、负债、通胀、低下的生产率,把债务部分违约当成了意料之中的结果,就像一只成熟的果子必然会落地。
情况不容乐观,全球去杠杆化的过程,是比拼各经济体内力、比拼货币信用的过程。
因此,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很快恢复正常,真正的债务危机蔓延高负债的南欧诸国,差点火烧连营,涉及德法诸国,欧元现在保住了全球第二货币的地位,但与金融危机前与美元一较高下的态势,不可同日而语。
金砖四国未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情况会比三年前的欧洲更糟。2012年2白20日,梅普尔克罗夫特全球风险顾问公司公布调查报告,俄罗斯、印度被列为高风险国家,而巴西与中国为中等风险国家。
过去三年,在摩根斯坦利编制的MSCI新兴市场股市指数中,金砖四国的表现很糟糕,落后于发达国家市场。而据Lipper统计数据,金砖四国的基金所管理资产总量已经从2010年年终的210亿欧元降至2013年年终的90亿欧元。金砖四国糟糕的股市表现吓退全球投资者,高盛旗下金砖四国基金过去三年间已经跌去20%。汇丰去年关闭了旗下的CIVETS基金,命令公司基金经理退出新兴市场。
这并不意味着金砖国家马上要爆发债务危机,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与人口,并且经过此前的发展拥有大量的外汇与黄金等金融抵押品。新兴市场的外汇储备持有量为7.7万亿美元,占全球的三分之二。而金砖四国占据半壁江山,截止去年11月1日,印度拥有外汇储备2810亿美元,是金砖四国中最少的。相比之下,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的外汇储备分别为3.66万亿、5140亿和3760亿美元。并且,中国与印度是全球黄金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与南欧的急性爆发不同,金砖国家进入了温水煮青蛙时期的信心衰落期,实体经济衰落,出口前景不明朗,资源品价格下降,而股市这一反映市场信心的指针,三年没上升。看看中国股票市场的大盘股这几年疲软之极的表现,就能对严峻的形势感同身受。
随着全球去杠杆化,金砖国家会进入痛苦的去杠杆阶段,也会进入痛苦的改革期,以往高价的房地产、煤炭、铁矿石价格被压制,而全球发生的产业回归潮,对于严重依赖出口的金砖国家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去杠杆过程会有多漫长?很长,现在才刚刚开始。
一些人预言中国债务危机马上会崩溃,不符合事实,中国的资产储备很丰富,就看愿不愿意出售。另一方面,离奇的投资观念与地方政府的插手,延迟了去杠杆的步伐。
春节之前,中国金融界、投资界所有的眼睛盯着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项目,很多人希望,这款涉煤信托成为中国第一桩无法刚性支付的信托,以真正建立市场风险意识。
这并不现实。距离1月底的兑付时间仅剩8天,中诚信托发布公告称,山西紫鑫矿业集团交城神宇煤矿取得了换发的采矿许可证,与此同时,临县白家峁村召开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无条件配合并支持白家峁煤矿审批事宜。山西紫鑫矿业集团交城神宇煤矿和白家峁煤矿恰是“诚至金开1号”矿产信托产品最核心的资产。
看到了吗?信托、银行、地方政府,也许还有监管层,谁也承担不起无法刚性兑付的后果。所以,表面上,击鼓传花的游戏还会玩下去,债务风险不会崩溃。最后无可奈何之际,还有通胀的老招术。
这样做的结果是,现代金融体制不可能在五年之内建立,这还是乐观的估计。
